12年台风(2012年8月一共来了多少台风?) Time:2023-08-08 15:40:53    浏览数量:次   

有谁知道2012年在中国登陆最大的台风?

2012年在中国登陆最大的台风是名为“海葵”的台风,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4级(42米/秒),是2012年在我国登陆的最大台风

12年来最强气旋,阿拉伯台风将达17级,水汽到南方,华东局部有雨

作者:文/虞子期

如今的气候现状,无论是发生在什么地方的气旋风暴,都可能对其他地区产生影响,因为我们需要知道的一个问题就是全球气流运动是“一体”的,所以远不代表没有影响,如今位于阿拉伯海的气旋风暴就有这种影响力,对我国南方地区可以说带来一场“喜雨”,缓解了不少地区。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首先了解下特强气旋风暴“基亚尔”的情况,发展速度可以说非常快。

根据欧美气象数据显示,特强气旋风暴"基亚尔" 依然是保持在16级风力状态,接下来还可能出现略增强的情况,受到气流的影响,它如今是以每小时13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从位置上来说,这个风暴暂时强影响区域不多,所以主要的强风还是在阿拉伯海。未来有可能影响阿曼地区,但是到达的时候预估也会降低不少。根据中央气象数据显示,基亚尔即将冲击17级风力,所以还是需要注意下。

根据科学数据显示,如今的基亚尔已经成为了2007年来北印度洋最强气旋风暴,在阿拉伯海区域很少遇到这种情况,属于一个罕见强气旋风暴。而在上一次出现较强的气旋风暴,还是在2015年10月,名叫“Chapala”,而这次KYARR的演变,确实有可能成为北印度洋历史上最强大的气旋之一。具体就看会不会继续增强,我们也将继续观察。如今的特强气旋风暴"基亚尔"位置相当优越,所以增强概率相当大。

根据卫星图像显示,16级气旋风暴基亚尔中心风眼非常的大,通过它的增强速度也可以看出来,在几个小时内就达到强度峰值,成为超级旋风,至少风眼的变化都能让它继续维持一段时间。说了这么多对我国的影响到底在哪里?其实就是我们上面说的降雨问题,从风云卫星就可以明显看到,特强气旋风暴"基亚尔"连通了南支西风带,已经深入到了我国南方地区,虽然看上去去没前期强,但是它确实输送水汽来了。

我们不说降雨吧,至少从云图合集图像可以看到,南方已经形成了大片的云层区,所以太阳暂时是没有的,结合雷达波都可以看到,其中华东地区都出现了降雨波“回波”,局部地区还出现了橙波,所以确实有些区域出现了降雨,其中降雨分布也可以看到,浙江、福建、江西等部分地区还有小到中雨的情况,所以还是能缓解一波。而江西、浙江等地的降雨不会持续太久,仅限于27-28日,所以缓解之后,又会回到初始状态。

这就是一个短时间,南方降雨出现的原因,最后来看看98W的变化,如今这个台风胚胎可以说成台的概率还是相对较低,按照模拟情况来看,在我国南海形成22号台风的概率还是有,GFS和EC都给出了预估在30日的时候,会变成1000hpa以下的气压值,不过这个时候又比较接近越南了,所以会不会给予命名还不好说,就得看日本气象厅了。其次就是在穿过菲律宾之前,该台风胚胎说不定“夭折”的可能性都有,太弱了。至于后期能否成为台风,我也会持续观察,谢谢大家阅读!

12年台风(2012年8月一共来了多少台风?)

王者之心2点击试玩

2012发生几场台风,各发生于几月份,台风名称是什么

2012年台风专题

2012年第25号热带风暴“悟空”

起编、停编时间:2012年12月25日上午

2012年第24号台风“宝霞”

起编、停编时间:2012年11月27日02时起编

2012年第23号强台风“山神”

起编、停编时间:2012年10月24日02时起编 停编

2012年第22号强热带风暴“玛莉亚”

起编、停编时间:2012年10月14日20时起编 10月19日08时停编

2012年第21号强台风“派比安”

起编、停编时间:2012年10月8日06时起编 10月19日08时停编

影响地区:台湾海峡

2012年第20号强热带风暴“格美”

起编、停编时间:10月1日20时起编 10月7日2时停编

影响地区:海南

2012年第19号强热带风暴“马力斯”

起编、停编时间:10月1日14时起编 10月4日8时停编

2012年第18号强热带风暴“艾云尼”

起编、停编时间:9月24日20时起编 9月30日02时停编

登陆时间、地点:无

影响地区:无

2012年第17号超强台风“杰拉华”

起编、停编时间:9月21日02时起编;10月1日14时停编

登陆时间、地点:30日15时前后在日本和歌山县沿海登陆

影响地区:日本

2012年第16号超强台风“三巴”

起编、停编时间:2012年9月11日上午起编

登陆时间、地点:9月17日11时前后在韩国庆尚南道西南部一带沿海登陆,18日17时停止编号。

影响地区:黑龙江、吉林

2012年第15号超强台风“布拉万”

起编、停编时间:2012年8月20日14时起编,29日17时停止编号。

登陆时间、地点:28日15时15分前后在朝鲜西南沿海登陆,22时50分前后在朝鲜平安北道登陆。

影响地区:上海 山东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2012年第14号强台风“天秤”

起编、停编时间:2012年8月19日08时起编 30日14时对其停止编号。

登陆时间、地点:8月24日5时15分登陆台湾屏东 30日9时30分登陆韩国全罗南道南部沿海

影响地区:华东等地

2012年第13号台风“启德”

起编、停编时间:2012年8月13日上午08时起编,18日17时停止编号

登陆时间、地点:15日04时前后登陆菲律宾吕宋岛帕拉南,17日12时30分登陆广东湛江湖光镇,17日21时登陆中越边境交界处。

影响地区:广东、海南、香港、广西、云南

2012年第12号热带风暴“鸿雁”

起编、停编时间:2012年8月8日上午起编 10日14时停止编号

登陆时间、地点:无

影响地区:无

2012年第11号强台风“海葵”

起编、停编时间:2012年8月3日上午起编 8月9日23时停编

登陆时间、地点:8日3时20分登陆浙江象山县鹤浦镇沿海

影响地区:浙江、上海、江苏、福建、安徽、江西、山东

2012年第10号台风“达维”

起编、停编时间:“达维”7月28日20时编号 8月4日11时停编

登陆时间、地点:8月2日21时30分前后登陆江苏省响水县陈家港镇沿海

影响地区:浙江、江苏、山东、上海等地

2012年第9号强台风“苏拉”

起编、停编时间:“苏拉”7月28日08时 8月3日23时停编

登陆时间、地点:8月2日3时15分前后登陆台湾花莲沿海 3日6时50分前后登陆福建福鼎市秦屿镇沿海

影响地区:浙江、福建、台湾等地

2012年第8号台风“韦森特”

起编、停编时间:7月21日23时编号,25日14时停止编号。

登陆时间、地点:24日4时15分前后登陆广东省台山市慈溪镇

影响地区:海南、广东、广西等

2012年第7号热带风暴“卡努”

起编、停编时间:7月16日14时编号,7月19日08时停编

登陆时间、地点:18日19时登陆韩国济州岛南部沿海,19日04时前后再次登陆韩国忠清南道沿海。

影响地区:我国东北地区,韩国

2012年第6号强热带风暴“杜苏芮”

起编、停编时间:6月26日20时编号,6月30日06时停编。

登陆时间、地点:6月30日2时30分前后在我国广东省珠海市南水镇沿海登陆

影响地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

2012年第5号强热带风暴“泰利”

起编、停编时间:6月17日23时编号,21日08时停编

影响地区:海南、广东、福建、台湾等地

2012年第4号超强台风“古超”

起编、停编时间:2012年6月12日14时起编,20日02时停止编号

登陆时间、地点:19日16时15分

影响地区:日本

2012年第3号强台风“玛娃”

起编、停编时间:2012年6月1日下午起编 6月6日14时停编

2012年第2号台风“珊瑚”

起编、停编时间:2012年5月22日上午起编 5月27日08时停编

2012年第1号强热带风暴“帕卡”

起编、停编时间:2012年3月29日上午起编 4月2日08时停编

2012年8月一共来了多少台风?

2012年8月一共来了7个台风(其中12号台风鸿雁影响日本):

2012年8月3日登陆浙江的第09号台风苏拉

2012年8月3日登陆江苏的第10号台风达维

2012年8月8日登陆浙江的第11号强台风海葵

2012年8月10日登陆日本的第12号热带风暴鸿雁

2012年8月17日登陆广东的第13号台风启德

2012年8月24日登陆台湾的第14号台风天秤,目前仍然在南海打转

目前正在往浙江沿海方向移动,26-29日对我国浙江、上海、江苏、山东沿海,以及辽东半岛、东北地区讲造成重大影响的第15号超强台风布拉万

12级台风的威力有多大 12级台风的影响有多大

导语:台风来临的时候,是很容易与南下的冷空气相遇,造成降雨增多,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影响。那么,12级台风的威力有多大?12级台风的影响有多大?一起来看看。

12级台风的威力有多大

12级台风风速达到每秒四十米,相当于人没有任何防护的站在一列高速行进的火车上所感受到的风速。同时,他的每平方米的受力达到1300多牛,相当于一百多公斤的重物垂直落在方圆一平米的范围内所造成的破坏,在海面上它可以轻易的掀起十几米的巨浪,在陆地上它可以倒屋拔树。

风的强度分为4个级别:热带低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6—7级;热带风暴,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9级;强热带风暴,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0—11级;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或12级以上。

影响台风打转的其他因素

既然台风的移动主要受环境中引导气流的引导,我们也可以试着做一次预报员:看看台风周围副热带高压的变化趋势,“探探老大哥的口风”,预测一下台风的走向。

但实际上,台风的打转还受其他因素影响,错综复杂的因素交织,造就了它们的奇葩路径。

1,台风之间的相互作用

除了引导气流的影响以外,位于附近的其他台风也对本台风的路径变化有相当大影响。在“四大怪台”诡异的路径中,均有来自同时期其他台风的“贡献”。

台风之间直接影响的效应被称为“藤原”效应,也叫双台风效应。

从流体力学的角度来看,两个距离很近(中心距离在20个纬距以内)的气旋性漩涡会受到对方的影响,互相沿着两者中心所形成的轴线心呈气旋方向(逆时针方向)移动。

除了直接影响,台风还会受到其他台风的间接影响,主要是阻挡副热带高压。

台风不仅能“受控”于副热带高压,当台风足够强大时,还能阻挡副热带高压的西伸,甚至把副高分成两块。

2012年,台风天秤右侧强台风布拉万影响了副高的西伸,导致天秤处于弱引导气流的形势。两者相互靠近,最终天秤在藤原效应作用下成功打转。

2,地形因素

台湾岛的中央山脉横亘南北,对台风气流有阻挡、绕流、摩擦等作用。在台风的底层,靠近地形侧的气流减速,或受到挤压作用而紧缩加速。当台风靠近中央山脉时,由于台风外围减速,最大风速区往中心靠拢,台风的空间尺度变小,有利于它的转向。

以2005年5号台风海棠为例,体现出地形摩擦影响台风的外围风速,进而促使其路径的变化。

地形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台风的路径,还可以通过导致台风不同侧的风速差异,形成非对称结构来间接改变台风的移动。

③阶段中,热力结构的不对称导致中心偏向东北侧,进而朝东北侧移动。最后,④阶段中副热带高压加强,东南气流引导台风完成了逆时针打转的最后一步。

3,西风带振荡

台风Yancy和台风云雀的打转路径对比。路径虽然相似,成因却不同。Yancy的打转是西风带的高频振荡导致的。

Yancy打转时正处于鞍形场中,环境流场很弱。在40°N以北有弱冷空气活动,引起上游西风带的高频振荡,该振荡传至Yancy的西北方,体现为南北方向上风的变动:当台风附近吹北风时,台风折向南移;当吹南风时,台风则转向北上。

4,高空冷涡的影响

云雀发生的两次打转和高空冷涡有关。

据统计,大部分冷涡生成于150°E以东,生成后一般向偏西方向移动,可移至我国沿海地区。

云雀进入东海之后,日本附近的高空冷涡也跟着西进,云雀和这个冷涡像双星一样连在一起,并且围着连线的中心旋转,直到冷涡被云雀吃掉(高低层环流发生叠置)。

而云雀的第二次打转,则和出现的另一个冷涡以及副热带高压南北两块的掣肘有关。

导致台风打转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引导气流的变化和台风自身的强度。当其缺乏引导气流或者受多个系统制约时,在台风相互作用、地形摩擦作用、西风带高频振荡、高空冷涡等的影响下,台风就有可能打转,其背后原因错综复杂。

2012年太平洋台风季的热带气旋

注:

1.除特别注明外,此条目或章节的时间均以东八区时间(UTC+8)为准。

2.2016年太平洋台风季起,以下热带气旋的等级判定按日本气象厅数据为准。 2012年3月17日,一个低压区在帕劳的西北方附近形成。

3月24日早上,日本气象厅把此热带扰动升格为热带低气压。

3月26日早上,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此热带低气压发岀热带气旋形成警告(TCFA)。

3月29日早上,日本气象厅升格为热带风暴。

3月30日,此热带气旋风眼开始形成,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把帕卡升格为1级台风。香港天文台升格为强热带风暴。

3月31日早上,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把帕卡降格为热带风暴。

4月1日,帕卡在越南头顿市附近登陆,并开始减弱。

4月2日上午8时40分,日本气象厅对此热带风暴发布最后警报。 2012年5月21日,日本气象厅把位于西太平洋上的热带扰动94W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亦发布热带气旋警告并升格为03W。

5月22日,日本气象厅升格为热带风暴。

5月23日,香港天文台升格为强热带风暴,并于次天升格为台风。

5月26日,日本气象厅降格为热带风暴。

5月28日,日本气象厅降格为温带气旋。 2012年5月29日,一个热带扰动在帕劳西北方海面形成。

5月30日,开始往西北方向移动威力逐渐增强。

5月31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TCFA)给予HIGH评级,随后日本气象厅把位于菲律宾东南方海面的热带扰动升格为热带低气压。

6月1日,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命名为Ambo,香港天文台于同日升格为热带风暴。

6月2日下午2时,日本气象厅升格为强热带风暴,隔日升格为台风。

6月3日,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台风。

6月5日,香港天文台及日本气象厅分别将玛娃降格为强热带风暴。

6月6日,玛娃演变为温带气旋。 2012年6月11日上午,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把位于西太平洋上的热带扰动升格为热带低气压。

6月12日下午3时,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热带风暴。

6月14日上午,日本气象厅升格为强热带风暴,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升格为一级台风。同日晚上,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升格为二级台风。

6月15日,此热带气旋开始形成风眼。

12年台风(2012年8月一共来了多少台风?)

6月16日上午9时,日本气象厅将它升格为台风,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升格为三级台风。下午10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升格为四级超级台风。

6月19日下午4时,在日本和歌山县南部登陆,横越志摩半岛进入伊势湾。下午7时,在日本爱知县东部再登陆。晚间横越中部地方、关东地方和东北地方后进入西太平洋,并减弱为热带低气压。

6月20日上午9时,转化温带气旋。 2012年6月25日早上8时,日本气象厅把位于菲律宾东方海面的热带扰动为热带低气压。同日正午前,NRL给予95W编号。下午3时,日本气象厅发布烈风警报。

6月26日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上午9时45分,香港天文台表示一个热带低气压正在形成,而上午11时45分则表示菲律宾以东海域的低压区已增强成热带低气压。晚上9时,日本气象厅把该热带低气压升级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杜苏芮,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命名为Dindo。晚上11时前,联合台风警报 中心升为热带低气压。2012年6月27日凌晨4时,香港天文台把杜苏芮升为热带风暴。6月28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把杜苏芮降为热带低气压;另一方面,中央气象台把杜苏芮升为强热带风暴。6月30日凌晨3时半,中央气象台表示杜苏芮中心已在珠海市南水镇沿海登陆。同日早上7时45分,香港天文台把杜苏芮降级为热带低气压;上午11时45分,香港天文台把杜苏芮降为低压区。 主词条:台风卡努(2012.07.15日-2012.07.19日)

在2012年7月15日上午9时,日本气象厅把位于关岛西北方的热带扰动91W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同时发布烈风警报。同天稍后,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其后升格为热带低气压。7月16日上午10时,香港天文台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同日下午3时,日本气象厅将之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卡努。由于其云团所在位置关系,日本气象厅的预报指出其东北侧的烈风圈比西南侧的烈风圈大超过一倍。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命名为Enteng,但不足十二小时已经移离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的责任范围。7月18日下午6时,登陆韩国济州岛西部沿海后迅速出海且强度减弱为热带风暴,不久在于韩国海南郡沿海登陆,并持续向内陆进入。7月19日上午9时,日本气象厅降格为热带低气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也发出最后报告。 7月17日至18日,一对流区在菲律宾东方海面脱离强热带风暴卡努环流并独立发展为低压区92W。于7月18日晚上9时,日本气象厅把92W升级为热带低气压。7月20日上午9时日本气象厅发出烈风警告,香港天文台在同日早上7时45分表示“一个热带低气压似乎在形成中”,并在下午1时正把该低压区升级为热带低气压。下午4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7月20日晚上,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把92W升级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编号09W。7月21日晚上9时,日本气象厅将该热带低气压升为热带风暴,命名为韦森特,给予国际编号1208。香港天文台亦在同日晚上11时45分把韦森特升为热带风暴,当时韦森特集结在香港之东南约440公里。韦森特以时速18公里向西移动。7月22日,赤道反气旋出现,与副热带高压脊形成鞍形场。韦森特夹在中间,失去引导气流而明显减速移动,在香港之东南偏南约350公里停滞不前;但移动缓慢之时亦有所加强。7月23日,韦森特开始向北移动并迅速增强,香港天文台在凌晨3时45分把韦森特升为强热带风暴。同日上午10时,中央气象台把韦森特升为台风,升级前35分钟南海一个接近此风暴中心的石油平台曾经测得每秒36.7米(超过每小时118公里,达飓风程度)的2分钟平均风速。

7月24日凌晨4时15分,韦森特在中国台山市赤溪镇沿海附近登陆,香港天文台在凌晨4时45分把韦森特降级为台风。韦森特改向西北偏西移动,并加速至每小时24公里。香港天文台在上午9时45分把韦森特降为强热带风暴,再于下午2时45分把韦森特进一步降为热带风暴,最后在晚上11时20分把韦森特降为热带低气压。韦森特在晚上再改向西南偏西移动。7月25日,韦森特改向西南移动,进入越南北部,维持强度至中午过后。终于,香港天文台在下午4时15分把韦森特降级为低压区。 主词条:台风苏拉(2012.07.26日-2012.08.04日)

2012年7月22日,一个低压区在帕劳东北偏东海面形成。7月26日,日本气象厅升级为热带低气压。7月27日上午6时,日本气象厅发布烈风警报,同日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上午7时45分,香港天文台表示菲律宾以东海域气压颇低,一个热带低气压在形成中。7月28日上午7时45分,香港天文台将其升为热带低气压。上午9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级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苏拉,预测会移向台湾,同日菲律宾大气地理天文部门命名为Gener。7月29日上午9时,日本气象厅把苏拉升为强热带风暴。同日下午4时15分,香港天文台亦把苏拉升为强热带风暴。7月30日下午6时30分,香港天文台把苏拉升为台风。8月1日上午2时,日本气象厅把苏拉升为台风。苏拉向北至西北偏北移动,逼近台湾。8月2日凌晨,苏拉突然改向偏西移动。上午3时20分,在台湾花莲县秀林乡地区登陆,随后在花莲县陆地出现不规则路径。上午6时15分,在花莲县花莲市南方附近出海,继续向西北偏北移动。下午2时15分,风暴中心再次移入台湾,于台湾新北市贡寮区登陆。苏拉掠过台湾后再次移至海上,大致向西北移动。8月3日,苏拉直逼福建,但亦显著减弱,中央气象台于午夜12时把苏拉降级为强热带风暴。上午3时30分,香港天文台亦把苏拉降为强热带风暴。同日上午6时50分,苏拉在福建省福鼎市秦屿镇沿海一带登陆。上午10时,中央气象台把苏拉降级为热带风暴。。下午11时,中央气象台停止编号。8月4日,苏拉继续减弱,香港天文台在凌晨把苏拉降为热带低气压。上午7时45分,香港天文台把苏拉降为低压区。 2012年8月10日稍后,一低压区于关岛以西形成。8月11日,该低压区集结在菲律宾以东海域。

8月12日,日本气象厅把该低压区升级为热带低气压,及后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TCFA),同日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命名为Helen。香港天文台亦在当日晚上10时正把该低压区升级为热带低气压。该热带低气压向西移动,速度约每小时15公里。

8月13日上午9时,日本气象厅把该热带低气压升为热带风暴、给予国际编号及命名为启德。香港天文台亦在上午11时45分把热带低气压启德升为热带风暴。启德的移动突然变得缓慢。8月14日,启德恢复每小时18公里的移动速度,但没有如大部份气象部门预期般改向西北移动,反而继续西移,直逼菲律宾吕宋。晚上11时中央气象台把启德升为强热带风暴。8月15日,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指启德在凌晨1时已登陆伊莎贝拉省帕拉南市,当时启德的中心位于北纬17度、东经122.6度。中央气象台则指在凌晨5时登陆帕拉南市,当时启德的中心位于北纬17.1度、东经122.4度。下午2时移离吕宋岛,进入南海北部。启德在掠过吕宋期间完全没有减弱,一进入南海便再继续增强,之后向西北偏西移动。8月16日凌晨,启德突然持续西移并加速至每小时22公里,并进一步增强。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凌晨把启德升为一级台风,中央气象台在凌晨5时亦把启德升为台风;香港天文台亦紧随其后,在早上8时45分把启德升为台风。8月17日下午12时半,启德登陆中国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沿海,登陆时二分钟平均风速达38米每秒,即约135公里每小时。下午穿越雷州半岛,下午2时半前后进入北部湾。下午3时日本气象厅把启德降格为强热带风暴。8月18日凌晨,启德沿越南谅山省至北江省边界附近向西移动并继续减弱,凌晨3时05分中央气象台将启德降为热带风暴,香港天文台亦在凌晨5时45分把启德降为热带风暴。清晨进入太原省,上午进入宣光省,日本气象厅在上午把启德降为热带风暴,下午2时40分降格为热带低气压。 2012年8月17日晚间,一个热带扰动于关岛西南方海面上形成。8月19日上午8时,日本气象厅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同日下午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此热带扰动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TCFA)。

8月20日上午,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升格为热带低气压,日本气象厅同时发布烈风警报,中国中央气象台升格为热带低气压。下午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布拉万,编号1215。8月21日上午8时,日本气象厅及中央气象台均将布拉万升格为强热带风暴。下午8时,日本气象厅将布拉万升格为台风。8月22日上午5时,中央气象台将布拉万升格为台风。8月23日下午,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升格为三级台风,然而日本气象厅、台湾中央气象局、中国中央气象台都维持风速不变。晚上移至冲之鸟岛附近海域。8月24日上午3时,中央气象台将布拉万升格为强台风。同日上午9时45分,香港天文台将布拉万升格为强台风。 同日下午,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布拉万升格为四级台风。8月25日下午5时,中央气象台将布拉万升格为超强台风。8月26日上午8时,台湾中央气象局将布拉万升格为强烈台风,同时香港天文台亦将布拉万升格为超强台风。同日下午,联合台风警报中心降格为三级台风。8月27日上午,联合台风警报中心降格为二级台风。上午2时,中央气象局将布拉万降格为中度台风。上午9时,中央气象台将布拉万降格为强台风。上午9时45分,香港天文台亦将布拉万降格为强台风。同日下午,联合台风警报中心降格为一级台风。下午10时,中央气象台将布拉万降格为台风。其后,香港天文台亦将布拉万降格为台风。8月28日上午,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布拉万降格为热带风暴。同日上午,中央气象局将布拉万降格为轻度台风。下午3时,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强热带风暴。下午3时15分前后,布拉万在朝鲜西南部黄海南道康翎郡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35米/秒),气压达970百帕。预计布拉万将以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继续向北偏东方向移动,强度会逐渐减弱。8月29日凌晨,布拉万从朝鲜北部进入吉林东南部地区,中央气象台将布拉万降格为热带风暴。上午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并发出最后的警报。同日上午,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下午2时,中央气象台将布拉万降格为热带低气压;下午5时,中央气象台对其停止编号。下午3时,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温带气旋。 2012年9月22日早上,一个热带扰动在关岛以西海面上形成。9月23日上午11时30分,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评为LOW。下午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升为MEDIUM,随后日本气象厅升为热带低气压,并对其发出烈风警报。下午8时30分,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TCFA)。

9月24日上午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升为热带低气压。同日下午8时,日本气象厅升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艾云尼,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亦升为热带风暴。

9月26日下午5时,日本气象厅升为强热带风暴。9月29日上午9时,日本气象厅降为热带风暴。同日下午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为艾云尼发布最后的警报(Final Warning),指艾云尼正转化为温带气旋,并将于12小时后完成转化。9月30日上午9时,日本气象厅降格为温带气旋。 主词条:台风派比安(2012.10.05日-2012.10.19日)

2012年10月4日下午,一热带扰动在关岛西北约150海里的海面上形成。10月5日上午9时25分,日本气象厅将一低压区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并同时发出烈风警报。同日下午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评为MEDIUM。10月7日上午1时30分,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下午9时05分,日本气象厅升格为热带风暴,随后下午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升格为热带低气压。10月8日上午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升格为热带风暴。上午8时45分,日本气象厅升格为强热带风暴。10月9日上午2时45分,日本气象厅升格为台风。上午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升格为一级台风。10月10日上午8时,香港天文台将它升格为强台风。上午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升格为二级台风。10月12日上午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升格为三级台风。下午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降格为二级台风。10月13日上午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降格为一级台风。10月16日上午8时,日本气象厅降格为强热带风暴。同日下午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降格为热带风暴。10月19日上午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发出最后的警报,指派比安将转化为温带气旋。同日下午8时45分,日本气象厅降格为温带气旋。 2012年12月18日下午,一个热带扰动在马绍尔群岛以南海面上形成,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编号93C,其后修改为93W。12月20日下午10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评为LOW 。12月22日下午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取消评级。12月24日凌晨,向西移动至帕劳以东海面上再度发展。上午9时30分,日本气象厅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并发出烈风警报。下午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再次评为LOW。下午11时30分,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12月25日上午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升格为热带低气压。上午9时15分,日本气象厅升格为热带风暴。下午12时,悟空在菲律宾中部南莱特省西来多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最大风力为每小时75公里(21m/s)。12月26日上午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升格为热带风暴。12月27日上午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降格为热带低气压,并发出最后的警报(第9报)。12月28日上午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认为悟空有再生迹象,再次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并发出警报(第10报)。下午2时35分,日本气象厅降格为热带低气压。下午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再次发出最后的警报(第13报)。

历史上都有哪些到达辽宁的一手台风?

1、台风布拉万(2012年第15号超强台风)

“布拉万”的中心2012年8月23日05时位于浙江省象山县东南方大约180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面上,2012年8月28日15时15分前后在朝鲜西南(黄海南道)沿海登陆。2012年8月28日22时50分前后,在朝鲜西北部的平安北道南部沿海再次登陆。

2012年8月29日14时,在黑龙江省通河县境内减弱为热带低压,17时中央气象台对其停止编号。该台风与台风“天秤”形成双台风,造成中国东北部地区、朝鲜、韩国等地大规模强降雨及大风天气。

2、台风梅花 (2011年第9号超强台风)

12年台风(2012年8月一共来了多少台风?)

2011年8月9日2时在辽宁省铁岭市减弱为热带低压,2时其中心位于辽宁省铁岭市境内,即北纬42.4度,东经124.7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7级(1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95百帕。预计,“梅花”将以每小时3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强度继续减弱。

2011年8月9日7时其中心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境内,即北纬43.8度,东经125.6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6级(1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95百帕,之后强度继续减弱,对中国影响逐渐减小,中央气象台于8月9日08时对其停止编号。

3、台风奥鹿 (2017年第5号超强台风)

2017年07月18日,一个低压区在威克岛西北方海面上生成,08时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5W。

2017年07月19日07时45分,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在未来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评为“LOW”(低)。12时30分,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21时,视乎该系统热带性已经非常明显,中心附近对流也在爆发,日本气象厅对其发出烈风警报。

2017年07月20日04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在未来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提升为“MEDIUM”(中),继而在13时升为“HIGH”(高),并同步发出热带气旋形成警报。

2017年07月21日0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并给予编号07W。09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给予国际编号1705,并命名为奥鹿。20时30分,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

2017年07月25日前后,奥鹿与北侧的台风玫瑰发生藤原效应,由于其强度远胜玫瑰,导致玫瑰的对流云系被奥鹿的环流吸收,原本可以为其补充大量能量,但同时也吸入了大量干空气,并进入了大约27℃的低海温海域,这些因素使得奥鹿的增强速度进一步减慢。

2017年07月23日08时,中央气象台将其升格为强热带风暴。1小时后,日本气象厅亦将其升格为强热带风暴。17时,中央气象台将其升格为台风。21时,日本气象厅升格为台风,同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把它升格为一级台风。

转载注明:http://www.chasingsnacks.com